昨天是母親節,其實每年都是大同小異,到外頭吃一頓飯,然後回家。

最近蘇打綠發行新的專輯,最後一首歌叫做《早點回家》。歌詞如下:

那是在 被人們 感覺遺棄的地方
大馬路 矮平房 黃梅佈滿鬧嚷嚷

生命很短 山中開滿的果鋪成養老枝椏
日子很長 只要是站在等孩子的窗

我們都是 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的長相
時間的牆 從他們的手掌到我們的肩膀
流浪星光 代替著那麼多眼神對我說話
早點回家 早點回家

光溜溜 黏答答 孩提時光被原諒
牽絆絆 踉蹌蹌 白髮靠我們欣賞

生命很長 美好或者悲傷細數也數不完
日子很短 只要是陪在孩子的身旁

我們都是 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的長相
時間的牆 從他們的手掌到我們的肩膀
流浪星光 代替著那麼多眼神對我說話
早點回家 早點回家

心款款 影恍恍 牽手的步履成雙
天茫茫 月蒼蒼 你們的流域迴盪
笑吟吟 聲緩緩 盡頭前的路暖暖
泥土中央 屋瓦頂上 升起太陽

躺在床上,我看著歌詞本,耳邊響起音樂,眼淚就掉下來了。

我想起了我的奶奶、我的父母、我的親人。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好孫子、好兒子,他們總會給予我很多。太多,多得我無法償還。

從小便不太喜歡到奶奶家中。倒不是討厭奶奶,而是不喜歡一大群不熟悉的親戚圍著自己。我有六個姑姑(大小次序是近年才勉強記得住)跟一個叔叔,表哥、表姐、表弟、表妹更是多不勝數,現在如果全部到齊的話,應該能坐滿三桌。由於不太熟悉,所以彼此間也沒有共同的話題,導致我不太喜歡到奶奶家中。這可能是個惡性循環吧?

有一次他們辦了個大食會,我老爸硬拉我前往,但他到了西鐵站才對我說他不是陪我出去。我心想,如果只有我一個,這樣我會很不習慣,所以當我老爸走了以後,我就回家了。

過了幾天,忘了是什麼事,我跟老爸到了奶奶家。奶奶就問為什麼那天我不來。我老爸就說:「他害怕呀!」奶奶望著我說:「怕什麼?你是這裡的人呀!你不來的話那誰來?」

可能只是一句很簡單的說話,但真的很感動。

我每次到奶奶那邊飲茶,她總會硬塞些紙鈔到我手中。說真的,那些金錢對我來說很重要,但我寧願不收下。收下了,我又可以如何報答她?近年家中經濟出現了些困難,其他姑姑也經常硬塞紙鈔給我。這些幫助我想我是難以報答的。

等到老爸回到家中,再待了一會,我們就出外吃晚飯。

在輕鐵站等待列車時,《早點回家》的音樂又在我耳邊響起。我看看老爸,又看看媽媽,眼淚又快要掉下來了。我試圖忽略音樂,又撐大眼睛望向高處。

走上列車,望著老爸,想起小時候很喜歡騎在老爸的肩膀上,而現在我已經比他還高了。媽媽頭上的白髮因最近沒有染髮,又冒出來了。

早晚媽媽的頭髮會變得跟奶奶一樣吧?我想。

那時,我應如何答謝他們?或者物質是很重要,不過我想我還是會將我的時間奉獻給他們。

或者他們只是需要多一點的陪伴。

「早點回家」,這句話經常出自我們的父母口中,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個人?

有段時間,姐姐很晚才回到家中。媽媽總是等她回來後才會睡覺,有時是在房間裡等,有時會坐在廳中。有一次太晚了,老爸甚至將門鎖換掉,讓姐姐站在門外一會。

他們的叮嚀,我們總不會放在心上,但他們還是在等,等待我們回家。

嬉戲之後,早點回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05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