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陳金鋒並非我最愛的球員,但無可否認,鋒哥是一個英雄。他曾在多場國際重要賽事中敲出關鍵的全壘打,更為了一場國際賽,放棄升上大聯盟、為道奇隊鎮守左外野。

如果將星期一的物理科考試作個比喻,我認為它是第一場以正選先發上陣的球賽(這是對我來說,而有兩位同學已經率先開始了會考)。辛辛苦苦地熬了十一年,就是為了這一系列的比賽,而在星期一,第一場比賽終於要開始了。2002年9月14日,陳金鋒第一次站上大聯盟的打擊區,那是台灣史上的第一人。但他沒有打出安打,反而是獲得保送,最後跑回本壘得分。諷刺的是,台灣人有關打擊的紀錄(第一支全壘打、第一支安打)並非由巨砲陳金鋒創下,第一支的全壘打是投手郭泓志所敲出的,而第一支安打是另一名投手曹錦輝敲出的。身為打者,卻未能發揮自己的實力敲出安打,我想這必定是最遺憾的事。結果陳金鋒帶著22個打數2支安打的成績回到台灣。

世事誰都說不定。如果鋒哥轉到別隊,可能他早已站穩大聯盟;如果鋒哥再待一年,或許換了總教練後他會受到重用;如果……但唯有結果才是真正在我們眼前發生的,結果就是鋒哥結束了追夢,回到家鄉繼續棒球生涯。這場會考照道理說不是我們的夢想,反倒像是夢魘,但跟鋒哥一樣,我們都是懷著戰戰兢兢、擔憂焦慮等等的心情上場。鋒哥表現不好,他還可以回到台灣繼續事業,但我們呢?如果這次的會考失敗了,我們還可以跑到哪裡?還有另一個舞台迎接我們嗎?

或者人生不能簡化成一場球賽,可是我們可以在棒球場上看到人生。不是每一個人都跟鋒哥一樣,可以當眾人心目中的英雄,打出一支又一支的全壘打。棒球的一至九棒總有強弱之分,你可能因為腳程快,所以擔任第一棒;你可能因為長打率高,所以擔任第四或第五棒;你可能因為總能在關鍵時刻打出安打,所以擔任代打……每個人都有他的功能,甚至你可能打擊甚差,但守備補足,那便單純在守備中擋下每顆向你襲來的白球。

有記者問過,陳金鋒是以怎樣的心態來打擊的,比如說有否設定某些球路來攻擊。他說:「球來就打而已!」可能聽起來是句廢話,但確實是應有的態度。身為打擊的,不會曉得投手將會投出什麼球,直球?滑球?內角?外角?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猜度,唯一可做的,就是緊盯著球,然後揮棒。打不中的,下一球再來;打中了,就跑往一壘;被三振了,那就回休息室準備下半局的守備吧!

下星期一開始球賽了,你可能已經在家練習揮棒數千次、數萬次,但站到場上,可能發現完全不是那回事。沒關係,深呼吸,回想起自己揮棒的姿態,然後盯著投來的球,總之球來就打!

準備好了嗎?拿起你的球棒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w05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